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

“为了打赢官司,我给法官送了十五万!”

2017-03-19 11:58:51

消息来源:中国法治 评论

大盖帽两头翘,吃了原告吃被告。这是一句被挂在口头上的话,直到现在仍然很多人相信,如果不给法官送钱,根本不可能打赢官司。

“找人”是中国特色的制度,遇到难题了,不找个熟人“散财”自己都不放心。去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朋友咨询我的案子,他说最终为了赢这场官司,给法官送了十五万!

他们家的事,打官司前就咨询过我,我当时就判断他肯定能赢,还大体给他讲了下法律上的问题。这个朋友很典型的一点都不懂法,打通我电话,第一句话就说,“听说你混的不错,在法院做律师”。其实我国分不清法院、检察院、律师是干什么的,甚至认为都是一家子的人大有人在。

他家的案子大概是这样的:

  • 这个朋友是家里的老小,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,姐姐全都出嫁后,父亲主持哥俩分家,哥哥从家里搬出去,新申请一个宅基地。旧宅基地的房子土地全归弟弟所有,弟弟给哥哥5万块钱补偿,并在老宅留出两间房归老人使用养老。

  • 很快十几年过去了,弟弟居住的老宅基成了市中心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如果拆迁立马就可以成为千万富翁。可远嫁的姐姐与分家出去的哥哥,日子过的很一般,他们就认为弟弟住的是祖宅,父母不在了,应该继承他们的份额。

这个宅基地和地上的房屋,是这个朋友的唯一住宅,租金也基本上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。一看哥哥姐姐联合起来起诉自己,他心里慌了。

 

他咨询我的时候,我得知他已经把老房全部重建了,分家前姐姐都已经出嫁,分家协议都签字了而且一直履行。我觉得他基本能赢。他的哥哥姐姐认为,宅基地还是父亲的名字,没有变更,所以应当是遗产,而且当年分家协议姐姐们反对,所以没有效力。我当时说他应该可以胜诉,他高兴坏了,说心里有底了。

后来有一天晚上很高心的跟我说,案子没问题了,找了个关系很广的律师,律师说认识法官,昨天给法官送了5万,案子赢定了。

后来一审结果出来,我看判决书的主文,跟我说的基本一致。但是这个朋友看着坚信胜诉,根本原因是送礼了。我说你这案子不复杂,根本不用送礼,很多律师根本不认识法官,就是打着给法官送礼的旗号骗当事人的钱,你小心被人骗。

可他哪听的进去,他说地方不比北京,地方的律师跟法官都是一伙的。

 

一审结束后,对方上诉了。这把他煎熬坏了,连忙给我电话问怎么办。

我说,不用急,一审没什么问题,二审可能维持的可能性大,耐心等待就行。

结果二审第一次询问回来,他就坐不住了。他说对方肯定花钱了,法官开庭总问对方,问的特别细,而且他哥从北京请了个厉害的律师,一审这结果不保险了,可能翻案。

过了没多久,法院打电话让第二次开庭,他问我怎么回事。我也挺奇怪,因为一般二审案子询问过就可以判了,再次开庭的比较少。开庭一般是因为遗漏了什么,或者发现新证据、案子有问题。

他回来之后,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,多次问我有没有关系认识中院的领导,打个招呼,保住他的房子,花个十万八万也没事。

我坚持跟他说,你这案子胜败很明显,没有法官为了区区几万块钱乱判的,二审想改都很难。现在想找个法官没他想的那么容易。

二审的那两个多月,他给我打了很多次电话,总是讲述自己的担心,不断的回忆揣摩法庭上的某个细节,法官是不是有什么暗示。我都觉得到了非常可笑的地步,比如法官跟对方笑了笑,离开法庭的时候,法官跟对方说路上慢点,没有理他之类的,他都认为是照顾对方。

过了差不多仨月时间,他拿到了二审维持的判决,跟我说还是钱管用,花了钱结果就出来了,二审又送了十万才摆平。言语里对我好像还有点讽刺,好像真的以为钱能收买一切。

我当时吓坏了,悄悄问他,钱是你亲自给法官的吗?

他说,不是!我哪认识法官,我是找到一个在司法局上班的同学,同学有个好朋友在那家法院上班,他认识承办案件法官的合议庭的一名法官,这么绕着关系找到的。

我说这种乱七八糟拐弯的关系基本都是骗人的,这么多环节有一个人不可靠,你的钱就落他兜里了。而且认识某个法官,根本左右不了案情。你这案子90%的概率维持,别人拿你十万,不送礼,他都有90%可能白拿这钱。

他坚持说不可能,找的人都是很好的关系。而且人家都说了,承办法官一直想改一审判决,如果不是找到关系,向着咱们的法官反对,案件闹到庭长那里,案子早就改判他哥赢了。

我听了更加坚定这是一个骗局!很多当事人不懂什么是合议,也有人拿合议骗当事人。其实合议的时候少数服从多数,而且基本以主审法官意见为主,某个人反对根本没用。而且如果找关系了,案子就不会找领导汇报。领导汇报了都是公事公办,法官就左右不了判决结果,现在司法改革了,领导都不听汇报了。

可他坚持相信,赢这场官司因为前前后后送了15万,虽然法院黑了点,但是毕竟办事了。

听了这个故事,我想想自己那些案子,心里直冒汗。自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,秉公执法,但也可能悄悄让自己背了黑锅。某个败诉的当事人可能在骂我收了钱没办事,也可能某个胜诉的当事人骂我,看着人魔狗样,原来背地里也收黑钱。

如果他们有怨气来杀我,我真是比窦娥还冤。

 

我早就知道这样的例子。利用信息不对称,利用当事人的担心,威逼利诱骗取钱财。这种人可能是小部分无良的律师,也可能是其他的掮客或骗子。这些人一边挣着当事人的钱,一边抹黑司法,可恶至极。

现在想想,这些年司法进步很大,但老百姓依然不信任司法,一直相信“大盖帽两头翘”的谚语,很多程度上与司法环境被污染有关。我相信我这个朋友,被“骗”一次,他一辈子也不相信法院是公正的。

司法的光芒要透过司法的环境让群众感知到,如果环境被污染了,老百姓自然不会相信司法的公正。这些年改革,极度强调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,这当然没有错误,但对净化司法环境、处罚抹黑司法的行为、保护司法工作者实在是裹足不前,甚至“退避三舍”。

我朋友说的这个案子让我感触颇多,有时候真的你干的再好、再辛苦,其实是背着黑锅在工作,你自以为光明圣洁,老百姓却以为你“吃了原告吃被告”。

[责任编辑:法治北京]

相关专题:芮刚:如何读懂法官判决背后的法官思维?

频道
分站

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
Copyright © 2014 by Chinaruleoflaw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
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
备案号: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: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:京ICP证140110号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京网文(2014)0781-181号

关于我们 | 关于中国法治 | 联系方式 | 学会动态 | 编辑部 | 法治编辑部 |